由肝细胞合成(1-19mg/天)存在于人的血清、脑脊液、胸腹水等多种体液中是炎性淋巴因子(白介素-6、白介素-1、肿瘤坏死因子)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产生的急性相蛋白,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。相对分子质量为115,000~140,000。
女性性激素指标对照表,人手一份 女性一生中包括生长发育、正常月经、孕育及性功能等在内的生理过程,而在这些生理过程中,女性性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常见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(FSH)、黄体生成激素(LH)、雌二醇(E2)、孕酮(P)、睾酮(T)、催乳激素(PRL)。
项目简介
1、促卵泡成熟激素(FSH):FS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。
参考值:血FSH的浓度,在排卵前期为1.5-10U/L,排卵期8-20U/L,排卵后期2-10U/L。 |
FSH值异常:FSH值低常见于雌、孕激素治疗期间、席汉综合征等。FSH值高常见于卵巢早衰、卵巢不敏感综合征,原发性闭经等。 |
2、促黄体生成素(LH):L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女性排卵和黄体生成,以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。
参考值:血LH浓度,在排卵前期2-15U/L,排卵期20-100U/L,排卵后期4-10U/L。 |
LH值异常:LH低于5U/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,见于席汉综合征。高FSH如再加高LH,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。LH/FSH>=3,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。 |
3、催乳素(PR1):催乳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及泌乳,与卵巢类固醇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及腺体发育。
参考值:非妊娠期<1.14mmol/L;妊娠早期(孕13周以内)<3.64mmol/L;妊娠中期(孕14-27周)<7.8mmol/L;妊娠晚期(孕28周后)<18.20mmol/L。 |
PR1值异常:当PRL升高(>25ng/m1)时,同时伴有闭经、溢乳等症状则可能是高催乳激素血症;垂体肿瘤患者伴PRL异常增高时,应考虑有垂体催乳激素瘤;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、卵巢早衰等;PRL水平降低多见于垂体功能减退、单纯性催乳激素分泌缺乏症等。 |
4、雌二醇(E2):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腺生长成增殖期,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。
参考值:血E2的浓度在排卵期为48-52lpmol/L,排卵期370-1835pmol/L,排卵后期272-793pmol/L。 |
E2值异常:血E2值低常见于卵巢功能低下、卵巢功能早衰、席汉综合征。也可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、高催乳激素血症等。 |
5、孕酮(P):由卵巢的黄体分泌,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。
参考值:血P浓度在卵泡期<3.18pmol/L(卵泡期:约为月经第1-14天);黄体期15.9~63.6pmol/L(黄体期:为排卵日至下次月经来潮);妊娠早期63.6~95.4pmol/L(早期:怀孕的13周以内);妊娠中期159~318pmol/L(中期:怀孕的14-27周);妊娠晚期318~1272pmol/L(晚期:怀孕的28-40周);绝经后<3.18。 |
P值异常:排卵后期血P值低,见于黄体功能不全、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。 |
6、睾酮(T):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、阴唇和阴阜的发育,对雄激素有拮抗作用,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。
参考值:卵泡期<1.4pmol/L;排卵期<2.1pmol/L;黄体期<1.7pmol/L;绝经后<1.2pmol/L。 |
T值异常:女性血浆T值高,称高睾酮血症,可引起女性不育。高催乳激素血症有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。 |
注意事项
1、性激素六项检查是抽血进行检查,遵循抽血的注意事项,而且最好是在月经期的第三天检查; |
2、如果是闭经,则可以随时检查,但对于使用激素调理可以来月经者,也可以药物治疗之后检查;倘若是时间方面的特殊情况,也可以随时检查,但必须注明月经周期的具体时间; |
3、在女性性激素六项检查中,检查的项目不同,注意事项也不同。检查的内容可以全查,也可以单项检查; |
4、检查睾酮是抽取静脉血2毫升;检查雌二醇、孕酮、卵泡刺激素,也是分别需要静脉血2毫升; |
5、检查黄体生成素,标本采集最好在1小时内采集3~4次,然后混合在一起进行测定; |
6、检查泌乳素应该空腹,在早上9点钟左右抽血; |
7、为了检查准确,在检查之前不可服用性激素类的药物,如果已服用,应该在激素彻底排泄之后检查,以免影响检查结果。 |
胃肠指标对照表,人手一份
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。年龄越大,发病率越高,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,男性高于女性,如不及时治疗,长期反复发作,会增加癌变的风险。
肠胃病常见症状:
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泛酸、打嗝、饭后饱胀感、压迫感,胃酸、胃痛、胃堵、胃胀、胃寒、胃热、胃痉挛、厌食、消化不良、腹泻、便秘、肠鸣、脓血便、便不成形、粘液便、柏油便、次数多。
建议检查人群
1、有肿瘤家族史的人。在两三代的亲属中,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,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。 |
2、有胃溃疡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胃病的人群,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积极治疗,防止疾病进展,并定期去医院复查。 |
3、长期吸烟、饮酒,特别爱吃烫食、腌制和烧烤食物、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,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。 |
项目简介
1、胃蛋白酶原 |
通过其血清测量值的不同,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,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。 |
2、胃泌素 |
刺激胃泌酸腺区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DNA、RNA和蛋白质合成,从而促进其生长。在临床上能观察到,切除胃窦的病人,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,同时可发生胃粘膜萎缩;在患有胃泌素瘤的病人,血清胃泌素水平很高,且多伴有胃粘膜的增生、肥厚。 |
3、淀粉酶 |
数值偏高常见于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、胰腺脓肿、胰腺损伤、肠梗阻、胃溃疡穿孔等;偏低常见于肝硬化、肝炎、肝癌、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等。 |
4、便常规 |
检查大便性状、颜色等是否正常,有异常细菌、细胞等。 |
5、便潜血 |
检查大便是否含有血细胞,用于消化道出血,肠道炎症,痔疮等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等。 |
6、胃部彩超 |
了解胃蠕动情况,胃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。 |
7、血沉检查 |
用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,胃癌和胃溃疡,盆腔癌性包块和卵巢囊肿等的鉴别,也用于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及疗效观察等。 |
8、幽门螺旋杆菌 |
主要用于胃炎、胃溃疡、胃癌的早期筛查。 |
9、癌抗原(CA-125) |
主要用于卵巢、子宫内膜、结直肠、胃肠等肿瘤的早期筛查等。 |
10、糖类抗原(CA-50) |
主要用于胰腺、胃、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等。 |
11、糖类抗原(CA72-4) |
主要用于胃癌、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等。 |
12、无痛胃肠镜 |
检测无痛苦,创伤小,更精确,对消化道出血、息肉、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,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,均可明确诊断。并且具有放大功能,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等。 |
注意事项
1、检查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,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。晚9点以后禁食,禁水,不服药,不吸烟。检查当日禁食,禁水。如果没有按此执行,最好把检查推迟到另一日期。 |
2、注意饮食,三餐规律,冷热适度,少进食刺激性食物;戒烟、限酒,少喝浓茶和咖啡;少碰煎炸油焖等人为加工过的食物;多吃新鲜瓜果蔬菜。 |
3、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。每年一次体检,同时每2至3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。 |
动脉硬化指标对照表,人手一份
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,可使动脉管壁增厚、变硬,失去弹性、管腔狭窄。
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,其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,至中老年时期加重、发病,男性较女性多。预防动脉硬化建议定期体检。
那么,筛查动脉硬化检查有哪些项目?
检查项目
血脂 |
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(TCHO)、甘油三脂(TG)、高密度脂蛋白(HDL-C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-G),血脂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,此检查有助于诊断动脉硬化症,冠心病及肾病综合症的诊断。 |
血流变 |
监测是否存在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。 |
动脉硬化检测 |
具有无创、准确的特点,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,有助于诊断高血压,高血脂,糖尿病,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,硬度增加,内膜增厚,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,实现早检测、早诊断。 |
经颅多普勒 |
能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,甚至可以对微小的脑动脉瘤进行检测。对脑动脉硬化、脑动脉供血不足、脑血管痉挛、脑血管狭窄、脑血管闭塞、脑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及鉴别有重大作用。 |
颈动脉彩超 |
检查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 |
心脏彩超 |
检查是否有高血压性、动脉硬化性、风湿性、先天性等心脏病变及心肌病。 |
注意事项
1.检查前,耐心等待,保持安静平稳的心态; |
2.检查前请勿剧烈运动、抽烟及大声激动的谈论; |
3.该项检查不受饮食的影响,但也要合理饮食,休息好。 |
预防措施
1、戒烟,同时要避免环境中二手烟的危害; |
2、少饮酒、少吃盐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; |
3、规律运动,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; |
4、控制体重,维持体质指数(BMI)在18-24mg/kg2; |
5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治疗。 |
|
评论